庆祝我院第32个教师节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者:许峰发布时间:2016-09-13浏览次数:2267

201691032个教师节来临之时,生命科学研究院党政工举办了简洁又温馨的教师节庆祝系列活动,98日组织教职工去鼓楼荔枝广场观看电影,通过放松大家的身心健康迎接教师节的到来。99日组织新媒体工作人员开发了反映我院2015-2016学年生科院教师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庆祝教师节微信专版,激励大家在东南大学的教师舞台上扎根教育事业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梦想,为东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院研究生会制作了喜气的签名祝贺墙,组织我院全体研究生为老师送上了一份温馨祝福。祝福各位老师节日快乐!祝福大家明天会更美好!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办公室2016.9.10

附:2015-2016学年生命科学研究院教师取得的成绩

  

人才建设


  2015年,韩俊海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2016年,韩俊海获批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2015-2016年,柴人杰,潘玉峰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柴人杰,潘玉峰,林承棋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6年,陆巍,柴人杰,潘玉峰,林承棋,张子超,刘力娟,杨鑫,赵林泓,李锦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2015年韩俊海和谢维教授联合指导的李毅博士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谢维和加正平教授联合指导的刘安成博士获得2016年度全国200名“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柴人杰荣获2016年度东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马达荣获2015年东南大学工会优秀积极分子。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2016816日,唐明亮课题组15级博士生郭荣荣和柴人杰课题组讲师张莎莎在著名生物材料类期刊BiomaterialsIF=8.387)发表了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为“Accelerating bioelectric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neural stem cells by graphene coupling: Implications for neural interfacing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s”的研究工作。两人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唐明亮研究员和柴人杰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在具有优良神经界面效应的石墨烯衬底上揭示了神经干细胞及其诱导分化的子代细胞膜生物电活动,为更好的理解导电材料-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利用导电材料修复神经损伤和促进神经再生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2016
516日,姚红红课题组的论文 “Mir143-BBC3 cascade reduces microglial survival via interplay between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mplications for methamphetamine-mediated neurotoxicity” 被著名期刊Autophagy发表。该期刊是报道关于细胞自噬研究的国际权威刊物(5年影响因子为11.958)。
该研究成果的发表,为药物成瘾发生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治疗药物靶标的遴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6
816日,陆巍课题组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杂志Cell Reports以封面文章(cover story)形式发表(Distinct roles of PKCι/λ and PKMζ in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ippocampal LTP and memory),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王韶莉与盛涛。
加州大学的Matt Hell同期杂志专门写了对该文的评述,认为PKCι/λ可能是拯救PKMζ 在学习记忆中作用的真正分子。

 2016
614日,博士研究生夏淑婷和周子凯副教授等在国际著名生物医学类专业期刊eLife发表了题为p21-Activated Kinase 1 Restricts Tonic Endocannabinoid Signaling in the Hippocampus的文章。
该成果为寻找治疗孤独症的药物、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PAK信号通路及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人体中各脏器中广泛存在,且在肿瘤及炎症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成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16
310日,我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齐洁玉,张莎莎,柴人杰等在Nature Publish Group旗下杂志Cell Death & Disease (IF=5.11) 发表研究工作:“Wnt activation protects against neomycin-induced hair cell damage in the mouse cochlea”
本研究利用敲除或过表达毛细胞中经典Wnt 信号中介物β-catenin 的转基因小鼠首次发现了Wnt/β-catenin信号对新霉素诱发的耳蜗毛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以作为防止毛细胞死亡的一个新的药物靶点,这就为在临床上保护毛细胞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2016
23号,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NeurobiologyIF = 5.137)发表了我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齐洁玉,张莎莎,柴人杰等的研究工作Bmi1 Reg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Cochlear Supporting Cells Via the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Pathway
为通过Bmi1的调控来促进耳蜗支持细胞和Lgr5阳性前体细胞的增殖,使Bmi1成为毛细胞再生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2016
215日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封面文章正式发表了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刘安和周子凯副研究员等的研究工作(Neuroligin 1 regulates spines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via LIMK1/cofilin mediated actin reorganization)。
研究结果表明NLG1CTD可以通过与树突棘相关Rap鸟苷酸转移酶活化蛋白(SPAR)结合,激活下游LIMK/cofilin介导的微丝重组,并进而增加树突棘和突触的数目,调控突触可塑性。揭示了孤独症相关蛋白NLG1调控突触发育和可塑性的新机制。

 2015
122日,国际神经科学领域著名刊物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赵春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Impaired Interneuron Development after Foxg1 Disruption)。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是皮质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神经元的发育缺陷会导致多种神经发育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等。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间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机制。


 2015
122日,国际神经科学领域著名刊物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赵春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Impaired Interneuron Development after Foxg1 Disruption)。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是皮质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神经元的发育缺陷会导致多种神经发育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等。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间神经元的发育和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机制。

 2015
97日,陆巍课题组在国际知名生物化学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Myosin IIb-dependent regulation of actin dynamics is required for NMDA receptor trafficking during synaptic plasticity)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解析了Myosin IIb参与NMDA受体膜转运的分子机制,对进一步了解NMDA受体膜转运在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中作用以及转运过程的精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015
729日,韩俊海课题组国际知名遗传学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HMG)正式发表了其博士研究生完迪迪和张子超副研究员合作完成的研究工作(X chromosome-linke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rotein PQBP1 associates with and regulates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fic mRNAs. Wan D, Zhang ZC, Zhang X, Li Q, Han J. Hum. Mol. Genet. 2015, 24(16): 4599-614)。该研究工作由韩俊海教授指导完成。
该研究工作阐明了PQBP1作为mRNP参与蛋白质翻译过程从而影响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揭示了PQBP1在细胞质中的分子功能,为揭示Renpenning综合征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2015
717日,李涛博士国际知名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以封面文章发表了其研究工作(The Neurexin/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NSF) Interaction Regulates Short Term Synaptic Depression. Li T, Tian Y, Li Q, Chen H, Lv H, Xie W, Han J. J Biol Chem. 2015, 290:17656-67)。该文章同时被遴选为Papers of the Week和封面论文(Cover Story), JBC杂志对文章和李涛博士进行了重点介绍。该研究工作不仅揭示了Neurexin在突触传递短时程抑制中的调控过程,而且阐明了Neurexin在突触囊泡释放调节中的作用机制,为全面揭示突触粘附分子在突触传递中的功能提供帮助。

 2015 
47号,柴人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IF10.8的研究论文《Damage-Recruited Lgr5+ Cells Regenerate  Hair Cells via Proliferation and Direct Transdifferentiation in Neonatal Mouse  Utricle》,为在损伤模型中通过WntNotch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促进Lgr5阳性前体细胞再生椭圆囊毛细胞来恢复前庭椭圆囊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2015
41日,韩俊海课题组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杂志PLoS Biology发表了其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胡雯研究工作(Ih Channels Control Feedback Regulation from Amacrine Cells to Photoreceptors, DOI: 10.1371/journal.pbio.1002115)本研究工作不仅建立了神经微环路反馈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模型,而且揭示了该神经环路的分子作用机制阐明了该反馈调控神经环路的生理意义,为后续神经环路的反馈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此外,该研究还揭示了部分离子通道在介导神经递质传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5
1月,陈礼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肿瘤学杂志Oncotarget发表了余诗奕,蔡秀秀等同学的重要研究工作《Adhesion glycoprotein CD44 functions as an upstream regulator of a network connecting ERK, AKT and Hippo-YAP pathways in cancer progression》,该研究揭示了CD44作为上游调控蛋白在癌细胞信号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机制,首次揭示CD44可以通过多条通路调控肿瘤干细胞的细胞行为,提示CD44可能是癌症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