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第一完成 单位 |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 成果产生年度 | 1 | 揭示干细胞命运决定及重编程的转录调控机制 | 研究论文 | 东南大学 | 林承棋(1)、罗卓娟(2)、柴人杰(3)等 | 2017-2020 | 简要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人员在其中的主要创新贡献以及成果的国内外学术影响。(600字以内) 细胞状态与命运的决定机制一直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利于认识细胞分化和发育的普遍规律,也对于剖析包括发育畸形和癌症在内的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过去5年的主要成果包括: 1) 发现锌指蛋白ZFP281 募集SEC-like 3 亚基AFF3 到增强子上精确调控印记基因的差异性表达(Nucleic Acids Res, 2017),以及协同H3K4me3 甲基转移酶MLL2,调控转座子LINE-1 区的组蛋白修饰以及染色质局部结构,并且募集SEC、MYC复合物到活跃启动子,调控干细胞的命运决定及重编程(Nucleic Acids Res, 2017;Mol Cell Biol, 2019)。2)发现SEC介导多价相分离调控RNA聚合酶II转录暂停释放,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中,SEC与MLL基因的转位融合,可以极大促进SEC相分离,从而促进癌基因快速转录并维持高表达状态(Sci Adv, 2020)。3)Lgr5+细胞具有内耳干细胞的特性且能被自噬、Wnt 信号和免疫系统调控,依此建立了针对小鼠内耳干细胞的AAV 介导的基因治疗系统,实现生物材料和人工耳蜗电刺激,磁刺激等物理调控因素对神经元和毛细胞的再生和听觉功能的部分重建(Autophagy, 2017; Nat Commun, 2019; Cell Mol Life Sci, 2020)。该系列研究为揭示干细胞的状态与命运的决定机制,以及探索相关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上述系列研究对阐明婴幼儿白血病、发育缺陷、耳聋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相应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20余篇,参加国内外会议20余人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资助10余项。部分工作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第一完成 单位 |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 成果产生年度 | 2 | 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神经元成熟的调控研究 | 研究论文 | 东南大学 | 赵春杰(1)、韩俊海(2)、加正平(3)、刘安(4)等 | 2016-2020 | 简要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人员在其中的主要创新贡献以及成果的国内外学术影响。(600字以内) 神经环路由众多不同亚型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联系建构而成,进而调控感觉运动、学习记忆以及情感等生命活动。本方向研究发现在神经环路发育过程中:1)PDK1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进而维持干细胞库和神经发生之间的平衡,PDK1还在齿状回发育过程中调控颗粒细胞的成熟分化,调控中间神经元的存活(Cereb Cortex, 2020, 2019a, Mol Brain, 2020)。2)自闭症致病基因FOXG1在发育早期通过抑制Dbx1调控大脑皮层的区域化,在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中,FOXG1时空性地调控皮层中间神经元的分化成熟和不同类型投射神经元的特化,突变小鼠表现出社会交往缺陷、癫痫、焦虑情感障碍等(Cereb Cortex, 2019b,c,d, 2017, Neurosci Bull, 2021)。3)发现Neurexin通过募集轴突导向分子Ephrin介导了神经元轴突的成束排列。Neurexin功能缺失引起神经元轴突成束排列紊乱,视觉感知功能异常(Deve Cell, 2017,封面论文)。该研究最早报道了Neurexin分子具有介导轴突投射的功能,从轴突投射层面阐明了视觉感知异常的机制。4)发现PAK/LIMK信号通路在调节皮层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缺失LIMK1和LIMK2导致神经干细胞数目减少和神经元迁移缺陷,进而引起皮质的锥体神经元数量的明显减少。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揭示自闭症、小头症以及智力缺陷的发病机制(Mol Brain, 2019)。 以上研究揭示了海马、皮层等脑区神经环路发育的规律,对于阐明自闭症、小头症以及智力缺陷的发病机制以及研发相关疾病的诊治新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工作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和青年项目等资助,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第一完成 单位 |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 成果产生年度 | 3 | 突触发育调控、可塑性及功能的研究 | 论文、专利,成果奖 | 东南大学 | 谢维(1)、韩俊海(2)、陆巍(3)、刘安(4)等 | 2016-2020 | 简要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人员在其中的主要创新贡献以及成果的国内外学术影响。(600字以内) 突触是神经环路连接的基本单位,是脑功能发挥的基础,突触发育调控及其功能机制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科学问题。近5年成果:1) 发现突触黏附分子Neuroligin 1调控突触发育与可塑性的新机制。NLG1分子的胞内段可以通过与树突棘相关Rap鸟苷酸转移酶活化蛋白(SPAR)结合,激活下游LIMK/cofilin介导突触发育与突触可塑性(JCB, 2016, “封面论文”并配发“专题述评”);2) 阐明突触黏附分子翻译后加工调节突触发育的机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NLG有剪切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NLG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中被特异性剪切是调控其成熟与发挥功能的必要步骤(JMol Cell Biol, 2017; BBA-Gen, 2018);3) 突触粘附分子DNlg4通过骨成型素信号调控突触发育(J Biol Chem, 2017a);4) 发现突触黏附分子通过不同途径调控突触F-actin从而影响突触形态发育与正常功能。在突触前,NRX可以通过与Scribble的直接结合调控F-actin的聚合与囊泡的释放(J Biol Chem, 2017b);在突触后,NLG 1与WRC的直接结合调控F-actin的动态平衡,影响突触的发育与功能(eLife, 2018);5) 揭示激酶PKCι/λ与PKMζ在海马相关LTP及学习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与机制(Cell Rep, 2016, 封面论文; Cereb Cortex, 2017);6) 阐明智障相关因子PQBP1调控突触发育和功能的机制,发现PQBP1通过结合磷酸化的FMRP招募mRNA促进翻译,进而调控突触发育(JMol Cell Biol, 2017; Hum Mol Genet. 2017)。 上述系列研究对阐明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应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篇,参加国内外会议20余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10项。部分工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第一完成 单位 |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 成果产生年度 | 4 | 本能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调控 | 研究论文 | 东南大学 | 潘玉峰(1)、韩俊海(2) | 2017-2020 | 简要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人员在其中的主要创新贡献以及成果的国内外学术影响。(600字以内) 本能行为特别是睡眠与两性行为,对于生存与繁衍至关重要,且不需要学习即能表现,其神经环路主要在发育阶段构建,是研究基因调控神经环路发育、行为、行为异常的重要模型。我们以果蝇两性行为和睡眠行为为研究模型,主要成果有:1)发现fruitless基因主要在发育阶段调控求偶行为神经环路的构建,进而调控不同的性取向,为研究关键基因如何通过发育调控神经环路功能多样性提供了理想模型;2)发现神经肽Drosulfakinin在关键神经环路中如何响应外界刺激和内在生理状态进而调控两性行为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3)阐明了生物节律通过特异性节律输出分子Fbxl4调控睡眠的分子细胞机制,揭示生物节律调控睡眠行为的作用机制(专家述评);发现温度调控夜间睡眠的分子和神经环路机制;4)发现fruitless和doublesex基因调控两性睡眠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5)阐明机体在睡眠和求偶两种本能行为间抉择的机制,揭示了睡眠与求偶行为在分子和神经环路上的相互作用。 以上成果在Nat Commun, Curr Biol, eLife, J Neurosci等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1 篇,深刻揭示了关键基因如何调控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进而调控本能行为及行为异常的机制,受到了包括“The Daily Mail”、“知识分子”等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资助经费1000余万元。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第一完成 单位 |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 成果产生年度 | 5 | 环状RNA与脑疾病的诊断治疗 | 论文,专利 | 东南大学 | 姚红红(1)、张媛(2)、白莹(3)、韩冰(4)、沈灵(5) | 2016-2020 | 简要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人员在其中的主要创新贡献以及成果的国内外学术影响。(600字以内)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脑疾病的诊断治疗”,从环状RNA全新生物学功能层面为脑卒中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策略。5年来,1) 发现环状RNA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揭示环状RNA促进脑损伤修复的全新生物学功能,阐明环状RNA调控神经炎症的细胞分子机制。该研究不仅从新的视角发现卒中后脑损伤中的关键分子,拓展了对卒中后脑损伤病理机制的认知,而且揭示了环状RNA促进脑损伤修复的全新生物学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Autophagy, 2018; Mol Psychiatry, 2020, 扉页特评; Biol Psychiatry, 2020)。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Sergio A. Jimenez在生理学领域TOP1杂志Physiol Rev撰写综述,评价环状RNA调节内皮间充质转化这一创新性发现。2) 实现细胞外囊泡递载环状RNA靶向中枢神经系统,证实环状RNA促进恒河猕猴卒中后脑损伤修复,突破核酸药物递载的瓶颈问题,为临床转化提供临床前实验证据,推动核酸药物实现临床转化(Circulation, 2020)。欧洲科学院院士Robert Zorec教授肯定细胞外囊泡递送核酸方面的工作;国内外学者评价并认为circSCMH1-EVs递送环状RNA这一新技术及其重要临床转化价值。3) 从临床水平多维度确定了参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系列环状RNA,该研究为卒中早期预警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为临床提供新的检测手段(Stroke, J Neurosci, 专题评论)。俄罗斯科学院Ivan B. Filippenkov教授撰写专题评论,充分肯定了环状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36篇,被Nat Neurosci等他引628次。参编中英文著作5部,以第1发明人申请专利5项,授权2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