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研团队在感音型耳聋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者:洪宗训发布时间:2022-03-04浏览次数:1862


202234日,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柴人杰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IF=11.25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Rictor/mTORC2 signaling acts as a pivotal strategy to protect against sensorineuralhearing loss的研究论文,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靶向激活Rictor/mTORC2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感音型耳聋的关键策略。柴人杰教授课题组助理研究员付小龙博士为本论文第一作者,柴人杰教授为本论文并列通讯作者。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1073571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听力问题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因此,研究听力障碍的发生和了解其发展机制对有效预防、发现和治疗耳聋具有重要意义。在听力受损人群中,感音神经性耳聋占听力损失的绝大多数。研究表明,近50%的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毛细胞(HC)富集基因突变引起的。研究团队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可以使C57BL/6J小鼠抵抗耳聋的发生,然而,关于雷帕霉素用于治疗耳聋的最适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其药物对听觉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证实。该团队进一步对雷帕霉素用来治疗耳聋的最适剂量和浓度进行了探索并非常意外地发现,当使用高剂量的雷帕霉素对小鼠进行注射后,小鼠出现严重的听力障碍和耳蜗毛细胞退化的现象。通过对小鼠模型的药理学和遗传学干预,发现mTORC2的失活,而不是mTORC1,是听力损失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该团队进一步的实验表明mTORC2主要通过磷酸化AKT/PK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而P53表达水平的敲除大大降低了mTORC2缺陷小鼠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同时该团队还发现选择性激活mTORC2可以保护毛细胞免受噪音性损伤和顺铂所致的耳毒性。

该团队的研究结果发现并证明了mTORC2在听觉系统的一种潜在的新功能,并认为其选择性激活有可能作为一种广泛有效和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以防止一些外部因素,如耳毒性药物或噪声暴露引起的毛细胞丢失,从而防止耳聋的发生。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还阐明了雷帕霉素在听觉系统中的副作用,并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