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机制及防治研究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者:洪宗训发布时间:2022-04-29浏览次数:2600


2022426日,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柴人杰团队在自噬领域的权威期刊AutophagyIF=16.0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Increased mitophagy protects cochlear hair cells from aminoglycoside-induced damage的研究论文。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新霉素抑制线粒体自噬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且发现小分子药物调控线粒体自噬可以作为一种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关键策略。柴人杰教授博士生张玉花、博士后方巧军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柴人杰教授为本论文最后通讯作者。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2.2062872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之一,内耳毛细胞不可逆损伤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新霉素、卡那霉素)会损伤耳蜗毛细胞,但是其造成耳蜗毛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药物会造成毛细胞的线粒体损伤,损伤线粒体及过度的活性氧积累是造成耳蜗毛细胞不可逆死亡的重要因素。线粒体通过自噬的方式清除受损伤线粒体的行为被称为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氨基糖苷类药物损伤毛细胞线粒体后,损伤线粒体的清除(线粒体自噬)情况是否受影响以及具体机制仍然有待研究。因此,团队人员研究了经典线粒体自噬方式——PINK1/PRK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新霉素引起的毛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在听觉类毛细胞系HEI-OC1细胞及离体培养的耳蜗中,研究人员发现新霉素抑制了PINK/PRK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团队成员进一步实验发现,新霉素通过促进转录调控因子ATF3的表达抑制线粒体自噬起始因子PINK1的转录活性进而抑制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同时,体外及体内实验证实了激活线粒体自噬,能够保护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的毛细胞死亡,突触损伤及听力损失。

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证明线粒体自噬能够作为药物性耳聋治疗的新靶点,为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致聋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