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是发生率最高的感官缺陷性疾病。耳蜗类器官为听觉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体外平台。然而,传统基质胶培养的耳蜗类器官难以对营养因子等进行精确的时空控制,也难以实现高通量的动态药物评价。因此,仍然需要开发一个新型的耳蜗类器官培养和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器官芯片能够高度模拟人体器官复杂的结构和生理特性,在发育研究、疾病模拟、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日,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柴人杰团队和赵远锦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了题为“Electroacoustic Responsive Cochlea-on-a-Chip”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耳蜗器官芯片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柴人杰教授团队的博士后胡扬楠、硕士生邢佳玥和博士生张慧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柴人杰教授为本论文最后通讯作者。
图1 耳蜗器官芯片的构建及药物筛选应用
该研究中,通过将耳蜗类器官集成的导电水凝胶生物混合系统和人工耳蜗电声刺激系统集成到微流控芯片系统制备获得耳蜗器官芯片。研究发现,声电刺激体系促进了耳蜗类器官的毛细胞分化与成熟,并基于该芯片系统筛选到保护药物的精确信息,证明了该器官芯片平台在药物筛选与评价中的作用。该研究构建的耳蜗器官芯片将为耳蜗类器官培养及耳聋药物筛选提供一个可靠的体外平台。(生科院)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4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