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活动 | “生命共鸣 梦想相伴”生科学院相伴主题系列活动第三期成功举办

发布者:何亦橦发布时间:2024-12-19浏览次数:21

2024年12月18日下午,由东南大学学生处主办、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生命共鸣 梦想相伴”相伴主题系列活动第三期在四牌楼校区五四楼105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徐旭东老师担任主讲嘉宾,此次活动吸引了2024级新生和2023级同学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在自由交流和提问环节中,徐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专业知识背后的深邃意义与人文关怀,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的学术探索之路的无限憧憬和热情,同时也为他们内心的疑惑指明了方向。


来自S23241班的朱亚斌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入学数月以来心境的变化。初来的憧憬逐渐被迷茫取代,在专业学习上,曾经高中积累的知识显得微不足道,面对工数难题和 c++ 代码问题,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却无果,对能否坚持及未来成果充满担忧。校园中优秀同学在各领域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大家对个人定位与社会期待平衡的思考。大类分流之际,各种困惑接踵而至,从选择依据到对不同专业的权衡,都是大家纠结的问题。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于“相伴”含义的理解,希望通过“相伴活动”,借助交流分享,突破迷茫的阻碍,在东大的校园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徐旭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与求学经历,他从中学时代对科学的热爱娓娓道来,高考虽与心仪物理系失之交臂,但在大学接触微生物学后逐渐明确方向,此后在工作与深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多个高校和岗位上持续探索,历经诸多挑战。徐老师还特别指出合成生物学与 AI 的结合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前沿方向,这一结合将为生物工程带来诸多突破机会。徐老师对同学们说,他深知大家在专业学习和未来规划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就像他曾经一样。他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明白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就能找到方向。他强调专业学习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有兴趣并坚持动手实践,就能在过程中收获乐趣。对于未来的选择,无论是专业方向、就业还是深造,都要充分考虑自身兴趣与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轻易放弃。

在师生交流环节,徐旭东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同学们收获良多。徐旭东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面对课程多而兴趣缺乏时,应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主动学习相关课程,并利用学校即将调整的培养计划,增加自主学习时间。对于保研和出国的选择,他建议根据个人对保研方向、学校和导师的喜好来决定,同时指出国外硕士在科研训练方面可能与国内有所不同,鼓励同学们多咨询有国外经历的老师以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徐旭东老师给同学们寄语,希望同学们志当存高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徐旭东老师的分享使同学们深受启发。李欣烨同学说:“我不再那么焦虑,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黄佩滢同学表示:“老师的执着让我深受触动,我将勇敢地追逐梦想。”单语柏同学则说:“迷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规划并且不断反思。”这三位同学都从老师的经历中学到了坚持和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理性看待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激发了对生物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决心在大学生活中积极规划、反思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更加坚定和理性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选择。

“学术至上,生为首位,师为根基。”本期“相伴”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中,大家真诚分享、深入交流,徐旭东老师的经验和建议为同学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不知不觉中,“生命共鸣,梦想相伴”系列活动已悄然走过了三期的旅程,我们一起共同书写了太多难忘的故事,这场历时许久的精彩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收官之笔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保持初心,坚守决心,在对生命奥秘的探寻里达成深度思想与情感共振,在追逐个人梦想的慢慢征途中彼此相伴,共赴未来!


(来源:生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