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海教授团队在《Neuro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者:吴志龙发布时间:2025-05-07浏览次数:13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韩俊海教授团队于4月30日在学术期刊《Neuroscience Bulletin》,发表题为“The Glutamate-gated Chloride Channel Facilitates Sleep by Enhancing the Excitability of Two Pairs of Neurons in the Ventral Nerve Cord of 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谷氨酸氯离子通道(GluClα)促进夜间睡眠的神经机制。

睡眠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睡眠障碍不仅引发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情绪障碍等多重危害,严重时更可能导致死亡。神经递质系统的精密调控是维持正常睡眠的关键,其中谷氨酸作为大脑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被发现同时参与睡眠与觉醒的双向调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研究以果蝇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遗传学操作、免疫组化及睡眠行为学分析等技术手段,首次揭示了两对特定的腹神经索神经元通过表达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α),接收来自大脑的谷氨酸能抑制性信号,进而促进夜间睡眠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证实谷氨酸可通过GluClα介导抑制性信号输入参与睡眠调控,拓展了对谷氨酸递质功能的传统认,还揭示了外周神经系统在睡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为理解睡眠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图1 谷氨酸氯离子通道调控睡眠的机制。正常情况下,两对VNC神经元接收谷氨酸信号后,通过GluClα抑制这两对神经元的活性,

进而促进果蝇夜间睡眠。缺失GluClα后,这两对VNC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信号减弱,使得神经元更易激活,进而导致果蝇夜间睡眠减少。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田垚副研究员和韩俊海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范雅倩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生科院)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264-025-01397-1